一、T1DM 1型糖尿病曾在上世纪被广泛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随着分子医学研究的巨大进展,胰岛素依赖型的命名因欠准确而被弃用。T1DM的本质是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T1DM又分为经典性T1DM 、爆发性T1DM、成人缓发性(LADA)几种亚型,其中以经典性T1DM最为多见。经典性T1DM多发于青少年儿童,“三多一少”症状明显,胰岛功能极差,胰岛自身抗体阳性为特征,除少数患儿处于糖尿病蜜月期外,均需要胰岛素终身强化治疗。
二、T2DM 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群体的90%,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多见于成年人,尤其超重及肥胖人群,半数以上的T2DM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明显临床表现。该型糖尿病诊断容易,治疗的难点在于生活方式的管理,以及各项综合代谢指标的长期控制达标,从而达到预防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GDM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与妊娠状态相关的糖代谢异常,但未达到非孕人群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约占妊娠期高血糖的75~90%。对妊娠期相对严格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妊娠不良结局风险,促进优生优育,保障母婴健康。
四、单基因糖尿病 是指单一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糖尿病,约占所有糖尿病的1~5%,迄今已发现70余个单基因糖尿病的致病基因。较为常见的是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尤其是MODY3、MODY5、MODY2亚型。新生儿糖尿病(NDM)多属于MODY的范畴。其它相对罕见的有线粒体糖尿病(MIDD)、严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等。该型常具备糖尿病家族遗传史,起病年龄往往偏早,胰岛功能障碍、基因检测阳性为主要特点,其它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随着基因以及位点的差异各有不同。
五、继发性糖尿病是一类由特定疾病或药物等相关因素引起血糖升高的糖尿病类型。包括胰源性糖尿病、内分泌疾病性糖尿病、药物或化学品相关性糖尿病、感染相关性糖尿病等。
六、未定型糖尿病本型糖尿病是指部分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通过胰岛功能、胰岛自身抗体及基因检测等手段仍不能明确分型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