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年10月刊发布了《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专家共识》,此共识是践行2016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回答了体医融合在糖尿病运动干预中开展及实施的统一标准,为我国从事糖尿病运动康复事业的医疗界及体育界人员提供意见指导。
作为糖尿病防治管理的基石,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骨骼肌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及并发症发生发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然而,我国糖尿病人群中不足50%者能坚持规律运动,且在新确诊的糖尿病人群中,绝大多数未能达到指南所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
1. 主要原则:糖尿病运动干预应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有效性,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的原则。 2. 干预强度:中等强度及以上的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150 min,运动形式选择应基于个体喜好及机体健康状况综合考虑。 3. 运动处方制定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经培训的临床医师及运动健康师共同制定,由运动健康师指导实施。 4. 运动禁忌:糖尿病运动干预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主要包括:严重低血糖、严重高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 体医融合糖尿病运动干预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运动前评估、运动处方制定、运动执行和管理、定期评估和方案调整。管理模式体分为“院内院外一体化”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两种模式。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尽管降糖药物可有效改善血糖控制、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但运动干预作为糖尿病治疗基石的地位不可撼动。体医融合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慢性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理念,为制定相关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了创新思路,亦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