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窗 / Window of Science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普之窗 > 科普之窗
【名医讲堂】中西医结合巧治糖尿病
  • 2022-05-31
  • 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急剧升高。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病率已达11.6%,糖尿病前期人群占比50.1%。40年的时间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长了17.31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在人群当中已经越来越普遍如何更好的治疗糖尿病、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今社会,西医和中医就像两个派别,两方医师总是在治疗方法上争论不休。但其实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其优势,如果将两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image.png

西医以控制血糖达标为主,具有起效快、降糖效果显著的优势。西药就像一个急先锋,快速把血糖控制好,不让身体处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下。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目前正不断研发推出各种类型的新型降糖药物,针对病情各异的糖尿病患者,药物应用不再局限于二甲双胍等这些经典药物,可选择的用药种类愈加广泛。

中医讲究综合调理,在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症状方面具有更大优势。中药更擅长守,通过辨证论治,调节脏腑功能,逐渐恢复让高血糖破坏的身体状态。糖尿病在祖国医学属“消渴”的范畴,古代医家多将其病机归纳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胃、肾,但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在饮食、情绪、作息等方面与古代多有不同,病变部位多累及肝、脾,在辨证分型上,可分为肺热津伤、胃热炽盛、气阴两虚、肾阴亏虚、肝气郁结、脾气亏虚、阴阳两虚等,故治则多有益气养阴、滋补肾阴、疏肝解郁、健脾益气等不同。同时,久病入络、血脉瘀滞,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血瘀密切相关,在治疗时常加用活血化瘀药物。

image.png

同时,中医有多种特色疗法,如针刺、埋线、艾灸、穴位注射等,根据辨证论治,选择不同的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如存在肢体麻木的患者,可通过穴位针刺以疏通经络;肥胖的患者,可通过穴位埋线减轻体重。

image.png

中医西医相互结合,既能使患者的血糖快速达标,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两者可达到共存,使治疗糖尿病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