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广大糖友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问到这样一些问题:我的降糖方案是否合理啊?我的降糖方案是否需要调整啊?我是否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我去医院应该做哪些检查?我多长时间去医院检查一下合适?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科学、系统的治疗过程。期间会根据身体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检查可以帮助患者更好了解病情变化。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检查呢?
首先,我们谈一下糖尿病患者基本身体状况检查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这些指标是糖尿病患者基本检查指标,也是重要的常规检查项目。这些常规项目是每3个月检查一次。如果其中某些指标异常,应听从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及时监测血糖,初步判断一下是否发生了低血糖。如果突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乏力等,一定及时复查血酮指标,观察是否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尤为重要。
其次,有关并发症相关检查。
(1)明确是否有并发症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眼病初步检查:去眼科检查视力、扩瞳查眼底。正常:每年检查1次。异常:做进一步检查。对于眼底病变可疑者,需进一步做眼底荧光造影。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建议每6个月复查眼底,以明确病情变化。如果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突发性视物不清等),要随时到医院检查。
(2)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肾病初步检查:尿常规、尿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每半年检查1次。异常: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行肾活检,已明确诊断。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1次,以明确病情变化,如果病情突然发生变化(突发性血尿等),要随时到医院检查。
(3)明确是否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步检查: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正常:每年检查1次。异常:做进一步检查。怀疑有神经病变者,需做神经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痛觉阈值测定等。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建议每6个月复查1次,以明确病情变化。
(4)明确是否有糖尿病足病变初步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胼胝等。有无足麻木、疼痛、蚁行感等异常感觉症状。正常:每年检查1次。异常:做进一步检查。有下肢缺血者,可行经皮氧分压、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测定、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比值等。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建议每1周复查1次足部查体,以明确病情变化。如果因外伤突然出现足部破溃,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病情加重。
最后,糖尿病相关疾病检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发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这一类患者检查频率,要比单纯的高血压或者冠心病高。因为疾病种类越多,身体存在高危风险的概率就越高,就要越紧密的观测病情变化。例如,糖尿病伴发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常规检查频率由每3个月1次(普通冠心病患者)调整到每个月检查1次。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及其他胸前区不适感,则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处理。糖尿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监测频率由每周2次(普通高血压患者)调整到每周4次。如出现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随时测血压,如果血压明显偏高,尽快就近就医。糖尿病伴发高血脂患者,血脂常规检查频率由每3个月1次(普通高血脂患者)调整到每个月检查1次。如果经检测发现血脂指标控制不理想,应及时调整降脂药物用量及品种。
当然,常规检查的频率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不必要的检查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总之,只有及时科学合理的检查,糖尿病患者才能及时全面了解病情变化,做出正确的药物调整方案,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